现在的人怎么读一本书?注意:这里的人是指依然保持阅读习惯,每个月至少看一本书的阅读爱好者。
我发现最近有一种新趋势,就是许多阅读者已经习惯于把一整本新书的电子文档扔给 AI,让 AI 读取之后输出一份内容摘要,然后他们就去读这份几百字的文章。看完就算是读了这本书,知其概要。
至于说很多人关心的问题:如何知道一本书值不值得读?他们同样是利用 AI,让带有搜索功能的 AI 去抓取这本书的公开评论,做出是否值得阅读的判断。同样的,对于许多人喜欢的所谓「干货」,也可以让 AI 直接提炼萃取。
总体上来说,AI 就像是他们的秘书,帮助他们做简报和摘要,事先过滤和处理信息。而他们也不再从头到尾阅读一本书,因此阅读效率得到极大提升。我把这种阅读方式称之为「AI 代读」。
说到我自己,我依然保持着老师傅传统手工阅读的方式。一本书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,都是从序言一直读到注释。怎么总结一本书是我自己的事,不用劳烦 AI 帮忙。因为我个人有一种奇怪的逻辑—
我不止想要读到文字,我还想透过一本书的表达方式,行文语气,内部结构读到文字背后那个人。文字就像是一个人的指纹,作者很难真正把自己的个性、习惯、缺陷彻底隐没在文字下面。一直到今天,我都执拗地认为书只是个中间介质,通过它实现的是作者和读者两个人之间的联系,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,一种生活和另一种生活的连接。阅读是通过理解作者的方式,最终反过来理解自身,理解自身周围的世界。
我不大喜欢机器冷冰冰的感觉,哪怕它可能是高效的,理性的,我习惯于在书本里找活人,因此我把我这种阅读方式称之为「人肉阅读」。
读到这里,你可能觉得我要肯定一方,否定另一方,在两种阅读方式里分出个高下来。我并没有这种想法,也不坚持认为我的阅读方式才是正确的。之所以要做上述对比,是因为我发现它们刚好构成了所谓的「杠铃阅读法」。
「杠铃阅读法」来自硅谷的马克·安德森(Marc Andreesen),他是互联网远古时代网景浏览器的开发者,现在是硅谷风险投资A16Z的联合创始人。在 4 年前接受播客访谈时,他谈到了自己的这种阅读方法,简单说那就是:
读书要么去读最经典最基础的那些老书,要么去读最近最流行的新书。前者可以帮读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框架,而后者则确保读者不会错过最新的变化和趋势。至于说中间那些半新不旧的书,则可以完全不去读—只看两头,不看中间,所以这种阅读方法叫做「杠铃阅读法」。
那么,这种阅读法会不会造成错失?马克·安德森在访谈中引用了他的理论依据—林迪效应(Lindy effect):
「存在时间越长,则未来预期寿命越长。」
它还有一个比较拗口的扩展形式:
「能活的,每多活一天,就能活更长;不能活的,每多活一天,只会活得更短—对于一些不易腐坏的事物,比如技术、观念、艺术作品等,它们每多存在一天,它们预期的寿命就会变得更长一些;而那些容易腐坏的事物,它们每多存在一天,它们预期的寿命就会变得更短一些。」
根据林迪效应提供的这种思路,那些最经典最基础的老书已经存活了很多年,它们经历过时间的考验,证明了自己的稳定性,进而证明了自身的价值,在一个多变的世界里,它们的存在不受脆弱性的影响,因此值得去认真阅读。而那些不新不旧的书,还需要等待时间的洗礼,而它们中的大多数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腐坏,逐渐被人忘却,不值得为此浪费时间。
这样看起来,AI 代读的方式刚好在杠铃阅读法读新书那一头,而人肉阅读的方式刚好在杠铃阅读法读老书的那一头。了解新动态新趋势要快速,要凝练,要多样,而学习经典学习基础学习框架要全面,要深入,要仔细。
所以我也在想,我用同一种方式读所有书,是不是本身也有问题?事实上,许多新书可能不值得从头读到尾,太多作者为了骗稿费,把三句话的事情写成了一本书。今天谁还会推荐别人通读《世界是平的》《长尾效应》《异类》这种书呢?
唯一支持我那么阅读的理由大概只有一条,那就是趣味。比如说马克·安德森的访谈,如果要用 AI 来提取其中关于阅读的建议,那么所谓「干货」只会有两条,一是杠铃阅读法,只去读旧经典和新出版,二是不需要把每本书都读完,读到一半扔了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。而我这种人肉阅读者,因为通读全文的缘故,会因为偶然发现了其中的林迪效应而高兴不已。
最后,大多数人其实不阅读,所以杠铃还是哑铃阅读法,AI 代读还是人肉阅读都不重要。未来只存在 AI 代读,而且 AI 代读完之后还需要 AI 生成讲解视频,而且视频最好不要超过 2 分半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fpvX08fdvNniOjkk7FnIw
转载请注明:乐无限 » AI 代读和人肉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