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

什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

佳文 lewuxian 113浏览 0评论

假如你是一家智能家居公司的老板。最近,公司的智能家居套装销量骤跌30%,你连夜召集产品部经理老张开会。

刚进办公室,你就拍着桌子质问:”老张,这套产品去年还拿了创新奖,现在仓库堆了八千台库存,你给我说清楚怎么回事!”

老张擦了擦汗说:”老板,最近半个月冒出个新对手,他们的产品外形、功能和咱们相似,但预装了AI语音助手!用户现在都抢着买带AI的产品。我建议立刻降价清仓,同时追加预算开发AI模块,半个月内我保证……”

你打断道:”去年研发光模具就砸了两百万,现在降价?我看是你们产品部没摸清用户需求!”

“可现在市场风向变了!”老张急了,”竞争对手的价格比咱们低15%,咱们必须打价格战!给我调价权限,再拨两百万紧急研发费,咱们把AI功能缝上去,销量肯定翻倍!”

看了看报表,你咬牙签了字。

三个月后,销量确实涨了2.5倍,但财务报告显示:每卖一台亏200块——AI研发吃掉了利润,竞争对手反手又降了8%,现在仓库里的”升级版”产品,又成了过气型号。

老张又提议,继续降价,耗死对方。

可是,再降,还是亏钱,亏得更多;不降,又卖不出去,怎么办?

01

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,你没有看穿问题的本质,而是把「症状」当成了「问题」。

定义「问题」错了,再牛的解决方法,都得不到结果。

再比如,闺蜜向你抱怨,最近和男朋友关系不好,怎么办? 

这是问题吗? 不是,这只是你的态度或者情绪。 

你回答她,不好就不要过了,也许换一个更好。你还这么年轻、漂亮,他配不上你。 

可是,她只是昨晚和男朋友闹了矛盾,一两天就好了,根本没啥事儿。 

你这建议就显得特别奇怪。牛头不对马嘴。 

所以,没定义对问题,解决方案就更离谱了。

那什么才是问题呢?

真正的问题,是期望值与现状之间的【落差】。

再举闺蜜的例子:她抱怨【和男友关系不好】(现状),期望是【感情甜蜜】(期望值)。若你直接劝分,看似解决了她口中的【问题】,但若真实落差只是【昨晚吵架后他没及时哄我】。

更明确一点。

你说我太穷了怎么办?

这不是问题的本质。

本质是,你期望一个月赚1万块,但是你现在只能赚6000块,那么落差就是4000块。这才是你穷的本质问题。

我们找解决方案,首先就要找到这个落差部分。

可是很多人在生活中,工作中都不会去找,而是一听到问题,就直接下意识给答案。

因此,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,首先要弄明白真正的问题是什么,不要着急给答案。

这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关键点。

比如有人问你”怎么写作?”,平庸的回答者会立刻抛出方法论:”多看多练、积累金句、模仿经典结构”。但优秀的人会按住自己好为人师的冲动,反手抛出一连串追问:

“你写作是为了涨粉变现?还是想用文字梳理人生?或者单纯需要通过公司月度报告?”

“你希望读者看完后记住情绪价值,还是获得实操工具?”

“你卡在哪一环节?是坐在电脑前大脑空白,还是写完总觉得逻辑混乱?”

就像医生绝不会凭”我头疼”就开止痛药,而是用CT和血常规找出病灶。

02

从这个公式来看:

问题 = 期望 – 现状。

期望,或者说是我们的目标,想解决问题,请先把目标搞明白,定明白。这里可以用到SMART原则。

假设我们将变富当成目标。

“变富”这个目标太模糊。如何拆解:

S:具体化(Specific)

❌错误示范:我要变有钱

✅正确做法:把抽象愿望转化为具体行动路径

比如:三年内通过跨境电商副业+指数基金定投,积累100万可投资资产。具体分解为:

  1. 主业内晋升至管理层,年薪提升30%

  2. 每月投入20小时运营跨境电商店铺

  3. 每月定投8000元指数基金

M:可衡量(Measurable)

❌错误示范:我要有很多钱

✅关键数据化:

  • 副业月流水突破5万元

  • 基金账户年化收益率达10%

  • 每月强制储蓄率达收入40%

  • 建立3个不同风险等级的投资组合

A:可实现(Achievable)

❌错误目标:1年内赚到500万

✅分阶实现:

第一阶段(1年):

完成跨境电商运营课程认证

副业月收入达主业的30%

建立6个月应急准备金

第二阶段(2年):

副业收入超过主业

投资组合年化收益超8%

完成50万资产积累

第三阶段(3年):

实现被动收入覆盖生活开支

总资产突破100万

R:满足感(Rewarding)

❌错误做法:只盯着最终数字

✅设置里程碑奖励:

1、存款达10万时奖励一次技能深造课程

2、被动收入过万时安排家庭海外游

3、每个季度用收益的5%进行自我投资

目的是为了刺激自己努力完成下去。

很多人定了一个年度目标,前面10个月啥事不干,最后2个月才发现完不成了,如此年复一年,定目标成了年初的一个仪式。

目标一直在定,可我就是不完成。

好的目标,一定要有里程碑奖励,每完成一个里程碑,就奖励自己,就像玩游戏一样,每过一关就有奖励。

T:时间限制(Time-bound)

❌错误示范:总有一天会富有

✅明确时间节点:

① 每月25日复盘财务数据

② 每季度末调整投资组合

③ 2026年6月前完成第一阶段目标

④ 2027年12月31日为总目标截止日

真正的财富目标应聚焦”构建系统”而非单纯数字。

比如:

① 可控制目标:每月开发2个供应商渠道(代替”要赚100万”)

② 可执行目标:每日研究1小时财报分析(代替”成为投资高手”)

③ 可持续目标:将每月增收的50%用于再投资(代替”快速暴富”)

那么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目标:

“通过跨境电商+指数基金组合,在2027年底前积累100万流动资产,具体路径为:每月新增2个优质供应商,每周优化10条商品链接,每日记录运营数据,每季度调整投资配比,确保年化收益10%以上,过程中用阶段性收益的20%持续提升商业认知。”

03

目的正确了,等到结果没有出现时,我们再来看如何解决。

此时该做的就是拆解,不停地拆解。

以数据作为客观依据来拆解。

任何数据的波动,背后都反映着一定的逻辑。

当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后,就要去找对应的数据来说明问题。这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变。

《实践论》中说,

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,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。

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,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,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。

实践、认识、再实践、再认识,这种形式,循环往复以至无穷,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,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。

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,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。

拆解时,不要用我觉得XXX,我感觉XXX。

比如,我感觉最近钱难赚了。这种反映没有任何意思。它只是你的感受、观点,并不是客观事实。

有数据的描述是:

上个月我卖了100单,平均客单价是77元;这个月卖了200单,平均客单价只有50元。客单价下降了约35%。

这是个异常数据,值得我们特别关注。

然后再具体分析,这200单中,大部分客单价都保持在60-90元之间,其中有20单是顾客投诉产品质量有问题,然后给对方返现一定金额。异常数据又来了。

继续追问下去,为什么产品质量有问题,哪方面的问题,原来是最近从厂家订购的一批产品开模有问题,导致顾客在使用时,很容易就坏了。

现在找到问题了,怎么解决,都不用说了,答案直接就出来了。

如果还是没有找到,那就继续拆解,继续问为什么。

把现象背后的数据拆分得越细,看到的问题就越精准。到最后,我们都不需要怎么想答案。

04

发现数据后,要怎么找到背后的逻辑链呢?

多问为什么。

举个例子。

为什么明末国库没有钱,老百姓吃不起饭要造反?

因为收不上来税?

为什么收不上来?

因为有各种合理避税的方法。比如,土地大多都挂靠在士绅名下,士绅有一定的免税额。比如致仕官员家族田税全免,进士免田2000亩。

国家都没钱了,这个制度不能改吗?

因为改不了,士绅都是既得利益者,他们的话事人文官集团就是掌权者,皇帝拿他们也没办法。

为什么高高无上的皇帝不行,不能强制推行吗?

因为皇帝手里没有兵权,明末的兵权都掌握在文官手里。皇帝不听话,分分钟让你落水病死。

那么问题就变成,皇帝想要强制推行变革,必须自己有里有一支强军。

发现根本原因后,就可以着手改善。怎么练一只强军?还得搞钱。

似乎又循环回来了。

但再仔细看看,不一样,这里只是为了练一只强军搞钱,和要拯救整个国家搞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练军搞钱,想办法多抄几次家就有了。

那要解决怎么正确抄家的问题,又可以开启新一轮为什么。

总结一下,要解决一个问题,先得明确问题是什么,然后再用数据思维去拆解问题,将其拆解到最细,通过多问为什么,最终挖出最关键的那一个问题,解决这个问题,然后一步步往上,最初的问题就解决了。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AUxafxI_KVxUZ9pQMWV8w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