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

吴军:我阅人无数,发现优秀的人,都有一些相似之处

乐文 lewuxian 34浏览 0评论

很多人问我:你研究了那么多的企业,也接触了很多商业巨子和学术界领袖,能否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相似的过人之处?他们是否有什么成功的秘诀,可以让我们学习之后也获得类似的成就?

特别灵验、一学就会的成功秘诀肯定不可能有,因为如果真的有,大家都照着做,那这些秘诀就不起作用了。

这就如同在森林里,即使有一条捷径,如果大家都去走,也会变得拥挤不堪,捷径反而成了阻塞不通的道路。

但我回想那些人,他们的确有一个共同特点,那就是格局都超乎寻常地大。

任何人,不论起点高低,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,找准方向,用正确的方法做事,提高进步的速度,同时把握好节奏,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。

一、认清自己的位置

对命运常怀敬畏之心

1.尽人事,仍需听天命

“尽人事”的重要性不必多讲,但是“听天命”这件事是我们这几代中国人内心很不愿意接受的。

为什么要听天命呢?因为世界上稍微难点儿的事情都非常复杂,超出我们的有限认知和控制能力。我们无非解决了一些维度上的问题,但是还有很多维度的因素不是我们能控制的。

当然,如果不尽人事,能把握的那些维度也会把握不住,自然一事无成。

不能接受天命的存在,就难以正确地审视自己,审视形势。

比如,在股市上,很多人将自己的厄运归罪于市场,但是这说不通,因为所有的股票交易都是自己操作的。

散户在股市上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,把偶然的成功归结为自己努力的必然结果,把失败归咎于别人,对市场完全没有敬畏之心。于是,一次或几次小的成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失败,甚至是无法翻身的灭顶之灾。

所以,在尽人事的同时,能够敬畏天命的作用,我们在做人时就不会恃才傲物。

2.看清能力的边界

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,通常都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。人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,才能体会到自己水平上的不足。

在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时,我觉得我的导师库旦普教授的才智、沟通能力和知识面远非我能相比,当然他和贾里尼克教授、美国电话电报公司(AT&T)过去主管科研的拉宾纳博士相比又相差甚远。

虽然我对计算机科学的理解比绝大多数从业者要深刻很多,但是在谷歌和凯茨(Randy Katz)教授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了半年后,我发现他的理解力超强。

可见世界上比我们有才能的人真的太多了,遇见他们,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。

但是,比才能更重要的是见识,而在见识之上还有运气。

如果不是因为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,IBM暂时把我的工作邀约延迟了半年,我根本不会想到去谷歌试一试。如果不是AT&T的工作邀约比谷歌晚发了一周,我也不会接受谷歌的邀约。

但是,好运气并不能增加我们的能力,不能代替我们的努力。进入谷歌的人很多,不成功的也大有人在,因此,永远需要尽人事。

人贵在自知,明白自己能力的边界,在这个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,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。至于结果是好是坏,不妨泰然处之。尽人事,听天命。

3.舍得止损,斩断厄运链

有的人可能看过这样一个笑话:马掌上掉了一个钉子,损害了马掌,坏马掌崴了马的腿,瘸腿的马把将军摔伤了,少了将军的军队输掉了一场战役。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,但能说明处理不好坏运气,就会遇到一连串倒霉事,最后造成灾难。

我们会看到很多人不断地犯错误,而且为了弥补一个小的损失,造成了更大的损失。原本只是局部的小问题,引发了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厄运,形成了一个厄运链。

怎样才能斩断厄运链呢?方法很简单,只要记住“止损”和“认命”这4个字就可以了。

很多人不肯认命,不肯止损,其实是因为骨子里太高估自己——不仅高估自己的能力,而且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。

如果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,自己的那点儿所得不过是上天的恩赐,得到了固然可喜,得不到也在情理之中,就愿意割舍,也就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。

遇到背运时不慌乱,把损失限制在局部,避免雪崩式灾难,是智慧的体现。

二、把握好生活的节奏

跳出越忙越穷的怪圈

很多人说:“我这么努力,为什么还是不行?”实际上,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的人,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。

1.要做一个有用的人,而不是一个“好人”

这里我要专门把“亲朋好友托付的事情”单拎出来说一说。我对亲朋好友提出的请求,通常用两个尺度判断帮还是不帮。

第一,不帮违反原则的忙,以及自己帮不上的忙。

第二,分清哪些问题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,哪些需要我帮忙解决。

比如,我过去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,朋友又多,总有人托我带东西。我会严格区分哪些东西可以带,哪些东西直接拒绝带。iPhone刚上市,中国买不到,有人托我带一个,我会答应。

一来iPhone体积小,携带方便;二来它的价格较高,带一次值得;三来手机两三年才换一部,不会需要我经常带。

但是有些人托我给国内的亲朋好友带尿不湿或者奶粉,我就拒绝了。我希望我给对方带去的是更大的价值,而不是成为搬运工。

分不清哪些事情该做好,哪些事情不能做,难免会陷入“越穷越忙,越忙越穷”的怪圈。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,而不是一个“好好先生”。

2.认清你自己,专心做好一件事

在我从研究人员转变为投资人,还出版了一些书之后,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做到多任务并行的,又是如何实现跨界的。

说实话,我的工作状态是单任务的,不是多任务的。

我在年轻的时候曾想通过多任务的方式多做几件事,结果是一件事都做不好,时间一长,我总是在低水平上兜圈子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做过一项研究,表明人脑同步思考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。

2009 年的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(MIT TechnologyReview)中有一篇文章写道,人脑的带宽只有区区60比特/ 秒,是(那个年代)上网带宽的十万分之一。

我看到的对于人脑带宽最高的估计,不过每秒上千比特。照这个速度传一幅手机图片,大约需要一小时。

由于生理上的局限,人在某一时刻只能接收、保留和处理少量的信息。如果一心多用,不仅不能多做事情,反而会因为来回切换任务而降低工作效率,还容易导致错误不断。

人的潜意识总认为自己能行,还能挤压时间同时处理很多任务,但这只是一厢情愿。当脑子里的任务积压过度,一开始可能只是出现一些小错误,当有限的脑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,任务积压得越来越多时,大问题就会集中爆发。

3.确定一个学习目标,长期坚持

我有一个同学极具语言天赋,英语、德语、西班牙语样样精通。我问她学语言有什么秘诀,她说其实就是有耐心。

其实,只要确定一个学习目标,长期坚持,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。

很多人喜欢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审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,总想着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。

其实,世界是非常公平的。极端不公平的交易即便没有消失,现在也非常少了,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。因为一旦存在,很快就会被人找到,参与的人多了,回报就会马上下降。

很多人崇拜速成,他们相信自己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捷径,而不是沉住气慢慢提升自己。事实上,功夫没下够,用什么方法都是在浪费时间。

4.要思考,就要慢下来

现代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忙,忙碌之后是否有结果,没有人知道。虽然从总体来看,“忙碌族”似乎比“清闲族”混得好一些,但是大多数人的付出和所得绝不成正比。

其实,方法和效率远比忙碌重要,有时候慢下来、静下心来,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。

我经常提醒自己,凡事要慢三拍。有时候周围的人让我做决定,我会说:“我现在脑子不工作,让我明天再回答你。”因为我不想太匆忙做决定。

人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,而在于完美地结束了多少件事。

很多人做的一大半事情是有头无尾或匆匆结尾的。喜欢多做事,多少和人贪心的本性有关。一个人想做到淡泊名利、清心寡欲是很难的,得有些不寻常的本事才行。

三、用正确的方法做事

提高成就的量级

1.成就=成功率×影响力×速度

很多人问我,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情?其实我做的事情并不多,只不过成功率稍微高一点儿,每件事情多少有点儿影响力,别人就看见了。

成就的多少至少取决于三个因素:做事情的速度或做事情的数量,每一件事的影响力,以及做事的成功率。

它们之间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。也就是说,事情做得再多,如果成功率不高、影响力不大,最后的成就就会很有限。

对一个人来讲,如果一辈子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没有影响力的事情,还不如认认真真做好一件有一定影响力的事情。

成就=成功率×影响力×速度。

同时改变公式中的三个变量是很难的,更好的做法是一次提高一个,滚动前进。

2.如何脱离低水平勤奋

把小量级和大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,前者必然被忽略掉。

对大部分人而言,10001 > 10000。一个人有了1万元,再给他1 元,他也会拿着,因为蚊子虽小也是肉。

但是对合格的专业人士来讲,10001 和10000 是一回事,他们不会做画蛇添足的事情。几个小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,远比不上一个大量级的东西。

一个无籽西瓜重8公斤左右,抵得上200万粒芝麻的重量,这就是十几把芝麻的重量都比不过一个西瓜的原因。

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在做事之前,会梳理出一个做事清单,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,然后集中资源把最重要、影响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完。

至于无关紧要的事情,可能直接从清单上删掉。没有经验的人则是什么事情先来就先做什么,以至做了很多费力而没有影响力的事情。

做事的多少最多不过是几倍的差异,但做事的质量以及随后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达到量级之差。想明白这一点,就不妨换一种做事方式,多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。

3.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

偶尔做成一件事并不难,有些时候仅仅是运气使然,难的是找到一些系统的方法,获得可复制的成功。

所谓最具普遍意义的通向成功的方法论,从根本上说,就是搞清楚做事的边界或者极限,搞清楚做事的起点以及从起点通向边界的道路。我把它们称为做事情的“三条边”,把它们放在一起,会呈现出字母 “Z”的样子。

图中上下各有两条线,中间有一条斜线将它们相连,斜线下面粗上面细。

下面一条线是基础,我把它称作基线。它可以被理解成直到今天为止,人类掌握的科学、技术、工程和其他知识,或者理解成人做事情时要掌握的知识。对不同人来讲,这条线的高度是不同的。

对一个专家来说,这条基线很高;对一个刚入门的从业者来讲,这条基线就很低。我们做所有工作,都应该建立在这条线的基础上,而不是从它的下面做起,这一点很重要。

图中最上面的那条线,是理论极限,也是无法突破的。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造物主创造宇宙时留下来的,比如,光速、绝对零度、能量守恒定律,以及数学上的很多极限,等等。

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一个差别在于,是否了解极限的存在。

为什么火电厂或者轮船上使用的涡轮蒸汽机的效率,达到60%左右后就无法再提高了?因为不论工艺如何改进,蒸汽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有限的,热力学中的卡诺定理限定了蒸汽发动机效率的上限。

当然,有了基线,也知道极限在哪里还不够,还要有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或者阶梯。中间那条线就是这个阶梯。

为什么这条斜线下面粗、上面细呢?因为靠近基础的部分,做的人很多,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。而越往上,目标的难度越大,常常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,甚至很多道路要靠自己探索,因此越来越细。

这三条线构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通向成功的方法,找不到上下两条线,是蛮干、傻干;找不到第三条线,永远只能纸上谈兵。

四 、和智者交朋友

提高进步的速度

在恋爱、婚姻中,很多人纠结于是找喜欢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喜欢的人。把这种选择推及各个层次的朋友上,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。

在这个问题上,巴菲特给了一种选择的方法。

1.巴菲特选股票的智慧

被巴菲特认定为好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因为他对好公司的标准和别人不一样。

巴菲特从来不投资成长型股票,他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碰都不碰科技股;虽然后来开始买科技股了,但他买的基本上都是那些看上去“过了气”的公司,比如IBM和英特尔。

巴菲特不是赌徒,他不会把命运押在一个股票可能疯涨也可能很差的公司上,他有自己的原则。那么,他考量公司的原则是什么呢?简单地讲,就是公司要对投资人好。

世界上有很多公司,它们的业务发展得很快,对自己的员工很好,但是它们只把投资人当作提款机,或者放在最后的位置上。

虽然每个人、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这种做法并没有问题,但是投资人的任务是获得回报,而不是理解某家公司的价值观。因此,一家公司再好,如果不符合“对投资人好”这个原则,巴菲特就不会投资。

2.选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的人做朋友

我经常用巴菲特的这种投资方法对人进行判断。那些对我们好的人将使我们终身受益,正如巴菲特挑选的那些好公司总是给伯克希尔-哈撒韦带来利润一样。

我之所以成长进步得比较快,确实是受益于身边的智者。

对于智者,我总是对他们带有敬意,对他们的行事方式、一言一语格外留心,力争将他们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,并且在行动中一点点改掉我不良的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。久而久之,我发现自己在见识和能力甚至运气上,都提升了一个等级。

类似地,一个人在选择工作单位时,应该把对自己好、能帮助自己成长的公司放在首位,而不是觉得某家公司很酷、很热门或者多给了一点儿薪水就选择它。

我见过不少年轻人在接受第一份工作时,会挑选那些多给了20%薪水的公司,而不是那些能够帮助他们长期发展的公司。这就如同购买股票时只看股票的价格而不考虑它的内在价值一样。

一个人一旦几次看走眼,就会失去判断力。这并非因为他的智力水平不够高,而是因为他判断价值的方法彻底错了。

五、把握信息时代规律

找准前进的方向

1.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

对于一个人来讲,生逢其时是最大的幸运。

生活在今天的人,都可以算是生逢其时,不仅赶上了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期,而且生活在全球没有大的战乱的环境中。生在这个时代,就要做和这个时代相契合的事情。

几年前一位朋友找我,说他还在读高中的儿子天天钻研计算机、UI(用户界面)设计,像着了魔一样,让我开导开导他儿子。

我和这位年轻人见面之后,问他想做什么,他说想读麻省理工学院,然后创业。

看了他做的东西之后,我对他的父母讲:“在当今这个年代创业,比以前任何年代的成功率都要高,即使它依然是失败率很高的事情。难得他小小年纪能够在计算机上钻研得这么深,不如让他随自己的意愿去发展。”

两年后,他因为课外活动搞得出色,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了。虽然他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毕竟有了不错的起点。

那么,什么时候不适合创业呢?战争时期就不适合,投笔从戎才有前途。同理,如果现在还有人想成为拿破仑,就不合时宜了。

认清了时代,认清了环境,选择对了该做的事情,接下来能否做成,就看怎么做了。

2.寻找快速变化中的永恒

在我们都认可未来世界会快速变化这个特点之后,我们是否应该反问一下自己,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不变的道理,或者变化很慢的东西。

在智能时代,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过于担心自己落伍而拼命奔跑,觉得凡是和新技术有关的都是好的,都需要追随,而忘了一些不变的道理。

爱迪生作为一个重大发明数量最多的发明家,在求变、跟随技术发展潮流方面自然做得非常好,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围绕一个不变的核心,那就是要让技术解决真正的问题,而非发明没有用的东西。

爱迪生曾经有一个重要却失败的发明。

当时电的利用才刚刚开始,爱迪生发明了一种供议会使用的自动表决机。但是,当他带着这项专利来到国会后,议员们告诉他这东西根本毫无用处,然后把他打发走了。

后来他才了解到,议会出于公平的考虑,要给少数派足够的时间来说服其他人。因此出于决策流程的考虑,国会投票的过程并不需要加快。

这次碰壁以后,爱迪生懂得了一个道理,这个世界光有技术是不够的,技术还需要有用、有市场。从此,爱迪生抛弃了单纯做发明家的思维方式,一生再也没有做任何没有市场的发明。

快速发展的社会中,技术在进步,科技在发展,但有些历尽沧桑而经久不衰的“普遍真理”,比如尊重市场规律、客户需求至上等等。

这些道理应该得到长久的尊重,而不能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抛弃,否则将会受到惩罚,或早或迟。

3.优质的才是稀缺的

当今人们的学历普遍比上一代人高很多,每一个岗位的求职者拥有的技能,相比职位所需要的绰绰有余。因此,博士生可能只能得到一份原本属于硕士生的工作,硕士生只能去做本科生的工作。

很多人感到心理不平衡: 我比父辈的学历高,为什么找工作比他们还难?

商品太多、服务太多、信息太多,只好将它们免费,那么人才太多、变得很不值钱,就很容易理解了,因为道理是相通的。因为,没有稀缺性,就可以随时被取代,自然就没有议价能力。

一些人在感叹免费的时代挣不到钱的时候,在抱怨人才市场竞争太激烈,自己找不到好的岗位的时候,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问题。

世界上每年花出去的钱越来越多,它们都去了哪里? 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加,这些岗位在哪里?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对价值的认识需要与时俱进。

个人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?我觉得是可叠加式的进步。

少数经验不断积累的从业者如今非常稀缺,无论他们开什么价,都有人愿意请他们做事情。他们一旦离开某家企业或机构,企业或机构的损失就会很大,因为它们已经对他们产 生了依赖。

这类人都有一个特点,就是自己的本事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增长,他们的经验是不断叠加的,而不是简单重复的。

转载请注明:乐无限,互联网有趣资源聚合地 » 吴军:我阅人无数,发现优秀的人,都有一些相似之处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