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万不要掉入【无效学习】的陷阱
我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人是想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的,但绝大部分其实一直在用无效学习感动自己,而他们却并不自知。比如很多人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,“看了很多书过段时间好像都忘了,什么都没学到。”
因为这种情况就是陷入了一个陷阱,即并没有理解该如何正确地学习,只是每天在通过“勤奋而低效”的学习行为,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填满,满足心理上“在学习”的需求感动自己…
因此,真正让自己能够学到东西,跳出“无效学习”的陷阱,要明白3个要点
1,带着问题去学
意思就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,你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去查资料或看书学习,这样你学完之后就会马上去实践,那些“信息”才会内化成你自己的一部分
在著名的哲学书《悉达多》中就讲了一个道理,什么是智慧?智慧不是知识,智慧是,你学到的知识再加上你真实生活体验
2,知识框架比信息更重要
“从知识框架的角度来看,信息就是边角料。”
如果你平时的学习只是看到什么学什么,随意读了很多碎片信息,但根本没有建立相关领域的知识框架,那信息就既没有填充进任何框架里面,也没有拿去实践,过段时间信息就会想便利贴没有胶水一样掉落
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误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,产生自己“博览群书”很牛的错觉,但却并不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做出更好的决策
假设,如果你有一个自己工作的行业的基本知识框架,你平时在各个地方看到自己行业的碎片信息,就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知识框架,并且自动丰富框架的细枝末节,这样你就由点及面拓展了自己整个领域的知识,慢慢变成了细分领域的专家
3,学习的核心是打磨自己
你最好先搞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,优势是什么,比如更喜欢广泛涉猎,还是精深钻研
学习过程中的“你”才是核心,无论实践还是读书,都是为了打磨“你”这件产品。为什么很多人也读很多书,但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让自己生活的更好?就是没有把核心放在自己身上,没有去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,对看到的东西来者不拒
但问题就是人的时间是有限的,但信息是无限的,囫囵吞枣就是样样不精
如果出发点是基于对“你”的打磨,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都可以是学习,所有杂乱的知识点也最终都可以为自己所用,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你真正的兴趣和优势在哪
所以,很多人看似每天都在忙碌地学习,但如果不把上面的问题想清楚,就是陷入了“战术级”的努力无法自拔,最终在战略上失败的很彻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