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首先来看看看个人商业模式有哪些:
李笑来认为,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,有没有应用它,企业以及个人的商业模式都是存在的。它就像看不见的手,影响着企业运营和个人的收入。
他基于人投入的时间的出手方式,将个人商业模式分为三种:

本质:打工者模式(时间单价×工作时长),李笑来观点,这是起步必经阶段
,但需警惕“用勤奋掩盖战略懒惰”;关键指标应该是提升单位时间售价,而非延长工作时间
- 打零工:就像零售一样一份时间,零零散散地售卖自己的时间,这是比较差的一种分类
- 固定工作:相当于把自己的时间‘批发’出去,把一年之中所有的工作日打包卖出去了。
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: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
本质:创作者模式(内容/产品×用户量),李笑来认为,边际成本趋零是核心优势,关键在于找到“持久价值”(而非热点爆款)
- 作者:典型的是作者,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创作一部作品,印成书籍,然后就有可能将‘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’。韩寒就是最典型的案例。李笑来老师本人也是通过这个方式,迈过了‘财富自由’的里程碑。
- 广义的创作者:包含一切的内容制造者,本质上都属于这种类型,书籍、唱片、动漫、视频等等,短视频时代造富的一大批自媒体人显然也属于这个类别。
- 几种变现方式:
高用户量 × 低单价 → 自媒体广告
低用户量 × 高单价 → 私董会
高用户量 × 高单价 → 知识IP+企业服务

本质:企业家/投资者模式(资源整合×杠杆率),李笑来认为,杠杆工具 >个人能力;核心能力在于识别优质时间购买标的
- 创业和投资,就属于‘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。’ 创业,招聘人为你做事,然后利用你购买他的时间去做点产品、服务,再卖出去。投资,本质上也是购买创业者的时间。
所谓的进步,就是逐步学会并使用各种个人的商业模式,然后想办法优化每一种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。
商业模式跃迁路线:
- 从1→2:把经验封装成可复制的知识产品
- 从2→3:用收益反哺杠杆,构建自动化系统

2. 快速找到方向的一种方法(博主 @行者):
这是一位名为@行者的博主分享的经验,她说问自己四个问题,深层挖掘,便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:
- 上次因为什么书、电影等哭了,一层层深挖具体原因
- 不考虑钱和是否能实现,列出你最想干的工作
- 你擅长什么事?这件事对别人来讲是苦差事
- 别人觉得容易,你特别不擅长的事做事?

总而言之,始终关注自己的成长,持续不断地学习进化,提高自己的价值。对‘打工人’,提高自己的时间单价,而不是估值;除了为别人打工,立即同时也为自己打工,尽可能地通过任何方式创造任何有价值的内容。
李笑来说:“人生最重的税是‘认知税’。掌握这三种商业模式,本质上是在构建自己的“认知免税区”。现在就开始设计你的商业基因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