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,我的一个朋友老王被公司”优化”了。
42岁,在公司干了15年,从基层员工做到部门经理,以为自己是公司的老功臣,结果一纸通知就被清理出局。
更讽刺的是,接替他的是一个刚毕业3年的95后,工资只有他的一半。
老王崩溃地问我:”我做错了什么?”
我沉默了很久,最后告诉他:”你没做错什么,你只是没看清这5个职场真相。
真相一:忠诚在老板眼里,不如降本增效
很多人以为在一家公司待得越久,地位就越稳固。这是最大的误区。
老王就是典型例子。 他觉得自己兢兢业业15年,公司不会亏待他。 但现实是,老板眼里只有两个数字:你的工资成本和你的产出价值。
去年我见过一个更极端的案例。 一个在国企工作20年的老员工,被一个外包团队替代了。 理由很简单:外包3个人的费用,比他一个人的工资还低。
这个时代,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,包括你的忠诚。
老板要的不是你的忠诚,而是你的价值。如果你的价值配不上你的工资,那你就是成本,成本就要被优化。
真相二:35岁不是职场天花板,是职场地板塌陷
大家都在讨论35岁焦虑,但我觉得这个说法太温和了。
35岁不是遇到天花板,而是脚下的地板突然塌陷了。
我有个做程序员的朋友,今年36岁,技术能力很强,但最近半年投了200多份简历,只收到3个面试邀请,最后都没消息。
HR直接告诉他:”你的简历很好,但我们更倾向于年轻人。”
为什么?因为年轻人便宜、听话、能加班,最重要的是,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。
在这个技术迭代越来越快的时代,经验的价值在贬值,学习能力的价值在升值。
很多中年人还在吃老本,年轻人已经在用你没听过的新技术了。
真相三:人脉不等于关系,关系不等于利益
职场上最大的谎言就是”多个朋友多条路”。
我见过太多人把时间花在无效社交上,参加各种饭局、聚会,微信里加了几千个”朋友”,以为自己人脉很广。
结果真需要帮忙的时候,发现这些”朋友”要么装没看见,要么直接拒绝。
真正有用的不是人脉,而是你的利用价值。
去年我朋友创业缺资金,找了一圈”人脉”都没用。最后是一个平时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投了他,为什么?因为看好他的项目能赚钱。
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,你没有价值,认识再多人也没用。
与其花时间维护无效人脉,不如专心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。
真相四:稳定的工作是最大的不稳定
我妈那一代人总是教育我们要找个”稳定”的工作,最好是公务员或者国企。
但现在的稳定,可能就是最大的不稳定。
看看这几年,多少”稳定”的行业被颠覆了?
滴滴出现,多少出租车司机失业?
移动支付普及,多少银行柜员下岗?
AI兴起,多少客服、翻译被替代?
唯一的稳定,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。
我有个朋友是做新媒体运营的,公司倒闭了3次,但每次都能很快找到新工作,为什么?因为他的能力在市场上有需求。
真正的稳定不是一份工作,而是一种能力。
真相五:最可怕的不是被淘汰,而是自己不知道要被淘汰了
老王被优化的时候,最让我震惊的不是他被裁员,而是他的反应。
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,还在抱怨公司不讲情面。
最可怕的不是被时代抛弃,而是被抛弃了还不知道为什么。
很多中年人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,对外界的变化视而不见:
不关注新技术,觉得跟自己无关
不学习新技能,觉得现有的够用了
不了解市场行情,觉得自己很值钱
不规划职业发展,觉得公司会养自己一辈子
这种状态就像温水煮青蛙,等你意识到危险的时候,已经来不及了。
写在最后
分享这5个真相,不是为了制造焦虑,而是希望大家能早点清醒。
职场如战场,不进则退。那些看起来残酷的真相,其实是在提醒我们:
与其抱怨游戏规则,不如学会在规则内获胜。
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:如果你明天被公司优化了,你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能让你快速找到下一份工作?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,也想听听大家都是怎么应对职场危机的。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,记得点个在看,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扎心但有用的真相。